义乌的商人们并未少从特朗普身上获利。在商贸城三期的二楼,汪燕红的店铺内陈列着众多与特朗普相关的帽子,均为最新款式。其中,有两款特别引人注目,它们是特朗普2024年竞选活动的纪念帽——一款红色棒球帽上印有“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字样,这正是他的竞选标语;另一款则在其帽檐上标注了相同口号,并装饰有特朗普式的金色假发。
还有一款枪击帽,上面印有特朗普遭遇袭击后,尽管满脸是血,却依然挥舞双臂高呼的画面。就在他遭遇枪击的次日,汪燕红便收到了来自美国客户的图案和订单要求,对方希望大量生产这种枪击帽。
义乌制造的特朗普选举帽
汪燕红自2018年起承接与特朗普有关的业务。在此之前,他对英文一窍不通,对特朗普也无了解,只是接到客户提供的图案后,便依样画葫芦。随着经验的积累,他逐渐掌握了其中的门道——即便在2020年特朗普落败之后,他已开始着手处理2024年大选的订单。
近期,受关税影响,美国客户暂停了订单,而之前生产的货物仍堆放在仓库中。然而,汪燕红并未过分担忧。在他精心规划的生意版图中,美国市场仅占三成份额,其余的帽子则被销往欧洲、非洲以及南美洲。他解释道:“毕竟我们只是小本经营,无论关税是否增加,我都必须确保利润的稳定,绝不能让生意陷入亏损。”进一步分析,他认为从长远角度看,受影响的将是美国消费者。
民间普遍将美国大选与“义乌指数”挂钩。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义乌的商家通过竞选商品的销售情况,准确预见了特朗普将战胜希拉里。然而,我在义乌走访的商家——无论是售卖运动手环、棒球帽还是国旗的——普遍反映,在每一次的大选中,特朗普的商品销量始终占据明显优势,即便在2020年拜登胜选的年份也是如此。
因此,即便是在关税冲突的背景下,义乌的商人们也并未完全与特朗普总统断绝联系。
上个月,一款以特朗普形象为设计元素的马桶刷在众多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热度甚至蔓延至欧洲和加拿大。这款源自义乌的畅销商品被誉为“义乌的反击之作”。一位专注于打造热销产品的义乌商人向我透露:“从商品实用性来看,马桶刷确实颇受欢迎,若销售不佳,只需将特朗普的头像取下,它便可以变成一把普通的刷子。”
一款特朗普形象的马桶刷上个月火了
她主要从事国内市场销售,对于关税战并无深入了解,仅知道“一见火势,便迅速撤离”。
在义乌,聚集着一群专注于打造热门产品的专业人士。曾经,全球范围内风靡一时的指尖陀螺以及《鱿鱼游戏》中的面具,均出自义乌之手。当它们走红时,全球各地纷纷抢购,价格一日数变。然而,由于跟风者众多,竞争激烈,风险也随之增大,“或许能一夜之间暴富,也可能瞬间跌回解放前”。
依据这一推理,义乌的商人所追求的并非特朗普本人,而是追求利润。如同爆款商品,那些与政治人物挂钩的短期商机,常常伴随着极高的风险。播客节目“声东击西”曾经讲述了一位山东帽子商的经历:起初,由于特朗普遭遇枪击事件,他的帽子销量一夜之间激增,赚取了二三十万元;然而,紧接着特朗普团队全面注册商标,导致他的库存不得不全部下架,最终血本无归。在义乌,一位曾售卖MAGA帽子的商家向我透露,在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遭到了警方两次的约谈,警方要求他将帽子收好,不要随意发表言论,以免触犯干涉美国内政的嫌疑。
“大路不通行,我们就走小路”
实际上,当我抵达店铺发现聂自勤时,她已明确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请求。
四月的中旬,CNN的美国记者踏入她的店面,询问:“美国市场对你的生意有何影响?”此时,一位南美顾客正挑选万圣节的面具。聂自勤回应道:“他们需要,我便提供;他们不需要,我便不提供。”她指向旁边的南美顾客。这段视频很快在短视频平台上成为热门,她也因此获得了“义乌店主对美国CNN直言不讳”的称号,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在那之后的半个月里,聂自勤的店铺里总是熙熙攘攘,记者们络绎不绝。她不得不面对众多摄像机,回答着形形色色的问题,仿佛是在主持一场新闻发布会。据传,商贸城集团接待的酒店几乎全被记者们占据了。然而,与此同时,由于之前美国客户订购的货物仍堆放在仓库,而新接的欧盟客户订单又源源不断地进入生产流程,聂自勤的仓库已经不堪重负,出现了爆仓的情况。
她感到有些疲惫,嗓子已经沙哑,而货物依旧堆放在仓库中。“我并不想成为网红,我的目标只是把商品卖出去。”她解释说自己是从事外贸行业的,成为网红对她的生意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帮助,“就算你表现得再坚强,如果货物无法售出,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她向集团高层致以问候,对于记者的到访,她总是以出差为由婉拒。她的心思全在经营生意上。在我找到她的那些日子里,她每天都能成功签署价值超过一百万元的订单。相较于以往,这些订单只能算得上是小规模交易,“然而如今情况不同,即便是小市场也不能忽视,能卖出一件就卖出一件。”
聂自勤,河南周口人士,年方十九便在义乌开设了自己的工厂,专注于派对用品的生产。起初,她骑着电动车一家家送货,到2021年,她投资20万元,在商贸城租下了4.5平米的店铺。她坚信,只有将一手客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自2013年开始,她着手为美国客户量身定制设计,每年推出百余款新品。以手绘面具为例,尽管每件售价不过是个位数,但凭借大量销售实现盈利——她从中赚取10%的利润,而美国批发商转手后利润可翻五倍。
聂自勤在关税战初期连续两日未曾合眼,集团高层领导多次前来慰问,询问她如何处理满屋的产品。“询问越多,头痛愈发加剧,烦恼越深,睡眠越发困难。”她向我透露,那两天关税不断攀升,美国客户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都是年前预订的订单,原本计划在4月底发货。“如此高额的关税,谁能承受?”客户们纷纷要求暂停,静观事态发展。聂自勤在接到七八十个客户来电后,得知涉及两三千万订单的发货被推迟,他开始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聂自勤同样拥有这家工厂,为了新订单,他需要现金购买原材料,此外还要支付超过一万平方米厂房的租金以及商贸城店铺的租金,一旦美国今年未能发货,一旦现金流中断,众多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的危机。
连续两晚未能入睡,她终于想通了解决之道,那就是将市场目光投向欧盟消费者。鉴于美国对万圣节玩具的环保规定和CPC认证标准极为严格,这无疑增加了产品成本。因此,像她这样专注于高端美国市场的商家在义乌商贸城数量寥寥,且首当其冲地受到关税的影响。
聂自勤迅速作出战略调整,挑选了一些价格低廉的商品作为吸引顾客的诱饵,在朋友圈中以成本价进行推广,承诺“不赚一分钱”。她的微信联系人名单中拥有七八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这些低价商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被抢购一空。在客户争相购买引流款的同时,他们往往会一并选购其他商品,从而带动了高端商品的销量,“即便是高端商品也能销售出一些”。
聂自勤在商贸城经营店铺已有13载,却鲜少主动出击寻找客户。往昔销售旺季,她仅需安坐于商贸城这所被誉为“世界超市”的宝地,便有顾客自发涌入店内挑选商品、下单购买。然而,今年情况迥异,众所周知,生意愈发艰难,她恳请大家给予支持。“今年形势严峻,我们都感同身受,能否来店里帮帮忙?”聂自勤如此对我说。为了减轻资金压力,商家甚至对那些坚持使用现金的老客户,提供两三个点的优惠。
聂自勤在给客户发信息
办法总是能想出来的。
杨和平在商贸城一区二楼的一间仅有4.5平方米的店铺中经营饰品生意。尽管美国客户仅占总客户的10%,但他们的订单数量庞大,为店铺贡献了全年营业额的70%。然而,自4月关税战爆发以来,客户纷纷取消订单,仅偶尔有人亲自前来取货,将少量商品带往美国销售。原本价值一二十万的订单,如今只能带出价值一两千的商品。义乌小商品的利润主要依赖于大量销售。过去每件能赚五分,可客户一次能订购一万件,杨和平向我算了一笔账,可现在即便每件能赚两元,但若客户只订购十件,依旧无法盈利。
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裁减了工厂里一半的员工,并且尝试在各大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即便只是那些只购买一两件商品的零散顾客,她也愿意热情接待。当我遇见她时,她正细心地将一串串耳环逐一装入包装卡,然后装进袋子,“尽管焦虑重重,但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只能顺应时势。”
并非所有原本销往美国的商品都能无障碍地转向其他地区销售。在接受采访时,有商家提到,以圣诞老人的形象为例,欧洲版的圣诞老人与美版在外观上存在差异——前者的脸部较宽,而后者的脸部则相对较小;此外,出口至美国的圣诞老人服饰、帽子乃至手中的礼物清单均系手工缝制,工艺相当繁琐。因此,若要将产品转向欧洲市场,恐怕需要对圣诞老人的形象进行一定的调整。
店主们之间同样相互帮助。一位位于福田二区的圣诞树店老板透露,他的友人原本在年前接到了价值800万美元的美国订单,但最终全部被取消,仓库里还剩下未加工的原材料。为了减轻损失,他决定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南美和欧洲订单转交给友人进行代加工。这样做至少能减少一些亏损。在此之前,由于友人在美国的市场规模较大,常常会找他进行产品加工。
三四月本就是外贸行业的淡季,此时原材料和海运成本均处于较低水平,正适宜提前着手生产美国的圣诞订单。然而,若错过了这一时机,即便关税有所下调,先前储备的低价原料也早已被用于其他用途。这位老板据此推断,他们今年的圣诞货物价格恐不会便宜。
骆红波在电商园区创办了一家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公司,主要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义乌的各类百货商品。他提出了一种应对策略:将产品拆分成若干个零部件,分别进行包装,并以原材料的形式进行销售;同时,他还为产品说明书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因为知识产权享有免税政策,这有助于减轻高额关税的负担。“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直接缴纳高达145%的关税,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义乌的商人们似乎已经想出了无数种应对之策。聂自勤向我透露,即便特朗普有一天宣布不再需要中国制造的产品,他们也能通过转口贸易,选择墨西哥、越南、柬埔寨等地,再由当地商人将这些商品销往美国。他们表示:“高速路收费,我们就选择低速路;大路不通,我们就走小路。总之,总能找到一条出路。”
该经历的都经历了
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充满挑战的风口浪尖上,他们磨砺出了生存的技能。对于义乌的商人而言,新闻中的重大事件,只是他们日常经营中必须应对的诸多变数之一。面对越来越多的变数,他们逐渐学会了从容应对。
聂自勤感叹道:“这一年比那一年更艰难。”刚刚送走了一批客人,她便急忙拿起手机回复客户的信息。她向我讲述了新冠疫情肆虐的那几年,商贸城无法正常营业,于是她便转而在线上销售商品。工人们平日里都住在厂里,可一旦遇到封控,生产的货物就无法外运。在这种情况下,她只能根据事先获取的封控信息,召集外贸公司的客户,晚上翻墙进入工厂,以便将货物接出。延长了时间跨度,她亦曾遭遇2008年的金融风暴,那时她刚刚开设工厂,她咬紧牙关艰难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张丹正是在那个时期投身于圣诞树行业。彼时他年约二十余岁,已在广东从事电镀工作六七年,他注意到成本仅为九十元的手链,在国外却能卖出三百六十九美元的高价,于是与人合资投资了数十万元,立志从事外贸业务,成为自己的老板。
工人们在厂房生产圣诞树树枝
在义乌市场销售的圣诞商品,其制造商大多选址于与义乌相邻、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阳地区。那时的东阳正面临一场行业重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众多圣诞树工厂纷纷倒闭。然而,张丹一家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凭借父母在本地工厂的工作经验,以及亲戚在圣诞树废料生意方面的资源,当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提出合伙开设工厂的建议时,张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起初,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从事边境贸易。工厂将制作好的产品直接运至二连浩特边境,出售给蒙古和俄罗斯两国。由于资金流动较为困难,他们每年只能生产一批产品,若能全部售出,便能赚取两三百万的利润。与此同时,他们还在1688平台上进行批发业务,订单和客户逐年累积,逐渐在国内外贸易城以及福田二区开设了多家店铺。
2014年到2015年间,俄罗斯因克里米亚危机所招致的西方制裁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骤降的双重打击,陷入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卢布的汇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丹的工厂遭受了重创,原本送往俄罗斯的超过一百万元的货物,至今货款尚未收回。
他选择直接奔赴莫斯科进行商品销售,旨在拓展市场版图。随后,他果断在当地开设了门店,并将现货运过去储存。他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销售旺季,他每天凌晨三四点便开门与当地批发商进行交易。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在该市场站稳了脚跟,如今俄罗斯订单已占其生意的半壁江山。
厂房展厅里的圣诞树
对圣诞树行业来说,那几年算得上内外交困。
自2015年起,我国不再推崇过“洋节”。张丹回忆起,到了2016年,她的内销订单几乎全部消失,有客户反馈,他们摆设的圣诞树被城管部门查收,甚至还被警告,若再次摆放将被处以5000元的罚款。在此之前,张丹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家商店和学校都会订购圣诞树。十一月份正值国内销售高峰期,他们在店内忙碌地处理订单,从清晨到深夜十二点都未曾停歇,甚至有顾客排队等候至昏睡,“日进现金数十万,账期问题完全不用担心。”
政策颁布后,订单数量急剧下降。工厂先前储备的物料只能分配给少数几家小客户,而在电商平台上,偶尔仅能接到零星的订单。张丹表示,与此次关税战相较,彼时的冲击实际上更为严重。
近三四年间,他们成功拓展了众多美国客户资源,这些客户贡献的业务量约占总体量的四成。然而,在当前的贸易冲突中,他手中价值超千万的订单被迫暂停,而这其中超过一半的货物已经完成生产,正堆积在仓库中。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十六载,张丹或许已经习以为常,又或许他目睹了更糟糕的情况,因此他表现得异常平静。他提到,群内有不少人,他们的生意有80%都依赖于美国市场,导致工厂无法正常运营,不得不直接贴出放假一个月的公告。
张丹说道,对于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来说,经历起落是常有的事。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生活还得继续,生产也得继续。工厂里那卷制圣诞树叶的机器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她倚靠在椅背上,对我说:“这声音听起来让人感到安心,要是有一天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我恐怕会失眠的。”
俄罗斯与美国的业务比重较高,因此他必须对国际局势保持高度关注。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美国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提案,这些国家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他的商业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为了应对潜在的风险,他总是提前做好准备,努力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渠道。先前,来自西班牙的顾客向他提出了开设分店的建议,于是他决定近期亲自前往考察,“唯有亲自掌握第一手信息,了解商品的销售对象以及资金回笼的时间,方能更有效地管理潜在的风险。”
世界的义乌
存活下来的商家,往往难以被轻易击败。聂自勤指着四周的店铺对我说,在义乌开设这样一家小店铺,至少需要投资三五百万,若有一天不开门,租金损失就达数千元。“因此,商家们都非常紧张,工作节奏极快。每年都有数万家商户在更替,一旦不小心陷入亏损,来年可能连租金都付不起,只能黯然离场。”
她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到了2024年,这位有着二十多年外贸经验的老板开始涉足年货生意,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成功填补了万圣节用品市场的淡季空缺;在关税战爆发之前,她还将自己的另一家店铺出租了。在义乌,商人普遍遵循“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信条。
国际化的商业生态也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敏锐度。漫步在这座位于浙江省中心的县级市,我时常会错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的街头——街头巷尾,外国友人骑着电动车或共享单车来来往往;在三挺路的夜市里,非洲顾客手持翻译软件与商家们讨价还价;最热门的奶昔来自名为“雷锋果汁店”的店铺,店主是一位埃及人,传闻因其乐于助人而得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而最受欢迎的餐馆则是一家土耳其餐厅,每当用餐时间,门前总是排起长队。商贸城周围咖啡店林立,夜晚时分,常常可见阿拉伯人围坐其中,品茗红茶、吞吐水烟,他们的夜晚娱乐活动直至拂晓方休。
在这片土地上,我邂逅了一位名叫王刚的从事外贸生意的商人。初次见面时,我才了解到他来自阿富汗,曾在大学期间专攻汉语,几年前在新疆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而最近两年则是来到义乌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抵达此地后,他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居住着四百多位阿富汗同胞。每逢周末,他们便会自发组织起足球赛事。据他透露,他业务中的大约两成客户来自美国,面对关税问题,他尚未找到应对之策,但他坚信中美两国之间“是可以进行对话的”。
语言学习的趋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每日清晨8点40分,商贸城中央广场上,教师们为商家们提供外语教学,这项免费培训活动已坚持了近二十年之久。过去,英语是学习的主流,然而,据商家们透露,近期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重要性正逐渐攀升,与英语并驾齐驱。
在最近的商贸市场里,深色肤色的外籍人士尤为多见。即便是那位推着木质鞋架在市场里忙碌着擦鞋的朱阿姨,也会用阿拉伯语和俄语向人问好,或是表达感谢。她向我透露,今年她很少见到美国人出现在这个地方。
作为“世界超市”,义乌掌握着全球小商品贸易的脉搏
老板,老板,看这双鞋?”她指向那位印度顾客脚上的皮靴,“十块钱就能擦干净。”朱阿姨擦鞋收费是十元一双,她通常以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因为这些人有时会额外给予小费,有时甚至能收到二三十元。当商贸城关闭之后,她会移步至夜市咖啡馆门口继续擦鞋,忙碌至深夜,一天下来能赚取两百多元的收入。
印度人轻轻颔首,朱阿姨擦亮了鞋子,指向鞋架上那枚二维码,提示对方进行支付。印度访客从背包中掏出三枚一元硬币递给她。“你之前不是给了我十块钱吗?你刚才还用按摩椅上的扫码功能了,我都看到了。”朱阿姨用中英文交替的话语争论了许久,但对方只是将三枚硬币平铺在掌心,沉默不语。
“罢了。”她拾起那枚硬币,转身朝向另一位顾客走去,“从事商业活动,总有盈有亏。”——在义乌,这句话如同商贸城内此起彼伏的打包胶带被撕扯的声音,成了每位商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