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在六月底上市,雷军等不及了

小米YU7,雷军的首款SUV,现已陆续抵达各销售门店,尽管目前仅能进行静态展示,但其极具吸引力的外观设计,依然吸引了众多顾客驻足观赏并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

目前关于YU7的最大疑问仅在于其售价,雷军对公布价格的消息显得迫不及待,他已经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市场竞争了。

图源:小红书

原本计划在7月份正式推出并投放市场,但雷军显然无法耐心等待那么长时间。他今天一大早就通过微博宣布,备受大家期待的小米yu7,将会在6月底与大家见面。同时,还将有多款重量级新品同期亮相,其中包括搭载玄戒O1芯片的第二款平板电脑——小米平板7S Pro。

此外,雷军进一步透露,他将在6月18日与卢伟冰共同主持一场直播活动,届时将提前与大家分享即将推出的小米YU7等新产品的相关信息,甚至有机会提前揭露一些重要的细节。

图源:微博

关于价格问题,雷军早已向网友发出了预警。不久前,在小米的投资者会议上,他明确表态反对“内卷”和价格竞争,强调小米YU7的售价绝不可能达到网上流传的23.59万元,最终的售价将在开售前1至2天才能最终确定。

换言之,倘若小米于六月底对外揭晓YU7的售价,那么距离正式开售的时间便指日可待了。

雷军曾明确指出,依据YU7的配置,其价格理应高出6至7万元,“19.9万元根本不可能,按照Model Y的定价策略,YU7的配置无疑应在30万元以上。”他进一步强调,YU7的目标消费群体是精英人士,“并非为那些满足于平凡生活的人所设计。”

图源:小红书

尽管如此,小米素有“价格杀手”的美誉,但在正式公布最终售价之前,诸多因素仍处于不确定状态。特别是当前新能源车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最终的定价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YU7在市场上的表现。

小米YU7系列包括三个不同版本,它们分别是:配备超长续航后驱功能的小米YU7、搭载超长续航四驱系统的小米YU7 Pro以及拥有超长续航和高性能四驱的小米YU7 Max。这三款车均具备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技术支持。

从外观配置来看,小米YU7无疑散发着豪车的气质。小米将YU7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该车型将全面配备激光雷达和拥有超长续航能力,其中标准版的续航里程达到了835公里。在性能方面,小米YU7的最大马力高达690PS,零到百公里加速仅需3.23秒,最高时速可达253km/h。

小米YU7配置(上下滑动)

雷军曾发文透露,小米YU7在车身前后车门防撞梁上采用了超强钢材料,共设置了4根。这种设计使得车辆在遭遇侧面碰撞时,能够为乘客舱提供更加稳固的保护。

该设计显著增强了前门的承重能力,提高了52.4%,同时提升了防撞梁的吸能性能,增幅达到了40.2%;而后门的承重能力也有所增强,提升了37.6%,防撞梁的吸能性能也有提升,增幅为25.4%。

观察小米YU7的配色,其独特的“宝石绿”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气质仿佛让人感觉它“一眼看上去就价值不菲”。

绿色历来是豪华车领域的宠儿,诸如宾利、阿斯顿·马丁、捷豹等知名品牌均对其情有独钟,特别是那种质感丰富的绿色,早已成为高端的象征。YU7的这款“宝石绿”不仅继承了这种高端气质,还融入了自身的独特风格,与轿跑SUV流畅的车身线条相得益彰,整体造型显得格外优雅,低调之中透露出奢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非常高级,极具吸引力。

图源:微博

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期间,尽管雷军本人并未亲临现场,但YU7的首次展出却吸引了众多目光。尽管车门紧闭,众多功能尚未对外公布,观众的热情依旧高涨,现场人潮涌动,排队等候的队伍绵延不绝。

长江证券在其研报中提到,YU7的上市有望继承SU7的辉煌,再次成为爆款。随着纯电SUV的推出,预计单车平均售价和销量都将有所提升,同时毛利率和运营成本也将得到显著优化。到2025年,公司有望实现净利润的正增长,单车净利润有望超过一万元,而到了2026年,单车利润有望突破两万元大关。

卢伟冰透露,小米YU7在预发布阶段便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同期发布的SU7。自YU7技术公布以来,预约咨询的数量远超SU7同期水平。截至5月25日,YU7技术发布会的用户留资数量约为SU7同期的三倍。由此可见,YU7的受众群体更广泛,卢伟冰对YU7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小米正在为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小米YU7即将与消费者见面,人们在关注其价格的同时,交付时效也成为一大关注点。毕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短缺和漫长的等待时间一直是用户心中的担忧。许多人不禁提出疑问:“小米YU7上市后,其产能能否满足需求?我们是否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拿到新车?”

关于小米YU7上市后的产能问题,以及是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提车,小米汽车回应称:“我们正积极筹备小米YU7的大规模生产。我们坚信,在小米YU7正式推向市场后,我们能够迅速将车辆交付给消费者。”

图源:小米汽车

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汽车正不遗余力地增加生产量,并已取得显著成效,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根据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SU7系列的新车交付量达到了75869辆。照此势头发展,实现全年目标似乎指日可待。

小米公司总裁卢伟冰明确指出,他对YU7上市后对SU7销量的冲击毫无忧虑,更无需考虑通过降低SU7价格来促销。目前,SU7的产能严重不足,交付时间也相当漫长。待YU7和SU7的产能提升后,其销售状况可参照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

小米团队对YU7充满信心,卢伟冰表示,“与SU7相比,小米YU7拥有更广泛的潜在用户群体,公司对小米YU7充满信心。”小米YU7计划在今年7月份正式面市,预计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新能源车高端市场的份额。

卢伟冰强调,小米YU7的强大产品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盈利只是自然产生的结果,而非追求的目标;只要产品力出众,盈利自然不是难题。

卢伟冰直言不讳,“自从SU7问世至今,尚无任何一款产品能与之匹敌,竞品寥寥无几。正是产品力的卓越使得SU7独步江湖,而独步江湖又确保了其盈利空间。”

在投资者大会上,雷军透露,小米的汽车业务亏损状况正逐渐改善,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该板块有望实现盈利。他还强调,小米将持续保持硬件产品的利润率在5%以下。

对这样一家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兴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这无疑标志着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此外,依据现有数据,小米汽车的业绩显然正在稳步提升,并且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达到盈利目标。

小米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揭示,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公司智能电动汽车以及AI等领域的创新业务收入累计达到了186亿元;在这其中,电动汽车业务贡献了181亿元,而分部经营亏损仅为5亿元;与去年第四季度的7亿元亏损相比,亏损额实现了2亿元的环比下降。以第一季度75869辆SU7的交付量为基础进行估算,每辆SU7的平均亏损大约为6590元。

图源:小米财报

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揭示,小米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47.4%,达到1113亿元人民币;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首次超过百亿大关,具体数值为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高达64.5%。

今年四月,小米SU7系列交付量突破2.8万台,荣登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榜首。小米公司总裁卢伟冰强调,小米汽车将竭尽全力提高生产量,确保完成35万辆的年度交付任务。

小米YU7的问世不仅不会减缓小米汽车的发展节奏,反而有望成为开辟新市场的关键举措。在产能和市场规划方面,小米团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YU7或许将成为市场的新焦点。

在新车即将亮相之际,雷军对流传的谣言采取了严厉措施。2025年6月6日,小米汽车精英驾驶高阶驾驶培训课程在北京正式启动。此培训项目以小米SU7 Max为核心教学用车,由一支拥有超过十年培训经验的教练团队负责授课,旨在增强学员们的安全驾驶能力。

近期,雷军亲自出面,对网络上流传的“小米汽车高级驾驶培训期间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消息进行了澄清。

图源:微博

雷军逐步克服了障碍,伴随着小米YU7的问世,该新型号汽车有望成为小米进军SUV市场的关键切入点,堪称雷军的又一记“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