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推出的一系列促销活动使得消费热情不断升温,今年的“618”年中购物节已步入尾声。据北京日报的调查,此次“618”大促销中,除了数码电脑和美妆护肤品外,超市中的食品、饮品以及日用品也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注和购买的热门商品。据第三方数据揭示,从5月份至今,京东超市在食品、饮料、日用品等类别中的销售势头最为迅猛,其中酒类和奶粉、尿不湿等婴儿用品在网上的销售额位居首位,“百亿农业补贴”政策显著促进了高品质生鲜农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高达150%。
在食品与饮品的选择上,健康始终是核心的考量因素,而今年这一健康潮流呈现出新的动向。“药食同源”的观念正迅速融入食品与饮料行业,那些加入中药材的养生水和零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重新回到了日常饮食的选择上,橄榄油、稻米油等健康食用油成为了市场上的新宠,而低糖、低钠、低脂的酱油和醋也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在挑选购物途径时,京东平台成为了消费者信赖的健康食品和饮品购买首选,其中超过八成的顾客倾向于在京东超市进行下单。
消费者对于饮食健康十分重视,近七成的用户都认为在京东超市购买食品和饮品,其品质更有保障。
在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带动下,自今年起,我国消费市场总体上展现出了持续上升的良好态势。根据调查结果,在今年的“618”购物节期间,除了数码电子产品和美容护肤品之外,食品和饮料类商品依然稳居消费者购物车中的核心位置。在调查中,有42.6%的消费者选择了休闲食品、生鲜、米面杂粮等属于“吃”类别的商品,而40.2%的消费者则选择了酒水、牛奶、饮料等属于“喝”类别的产品。
这显然并非仅仅可以用“满足口腹之欲”这一简单说法来概括,实际上,当代消费者对饮食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将近四成的人把饮食产品当作“健康管理助手”,有56.6%的人将其视为“情绪调节的帮手”,而50.1%的人则认为它是“能量补充的源泉”。饮食与娱乐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饱腹需求,它们已经深入融合到健康维护、能量补给以及情感支持等多个日常生活领域,构成了一个持续且稳固的消费基础。
今年,健康成为了食品与饮品消费领域的核心动向。众多消费者强调了对健康养生的重视,这一比例高达43.8%。他们的需求已从追求“无害”转变为寻求“有益”的食品。因此,为了吃得更加健康,人们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其中34.5%的消费者表示在健康食品上的消费预算有所提升。另外,还有48.1%的消费者表示,尽管他们的预算并未变动,但他们会关注并选择不同种类的健康食品。
在选择健康饮食产品时,有52.1%的消费者倾向于寻找标有0糖、0脂、0卡等低热量信息的标签,50.3%的消费者倾向于挑选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而35.7%的消费者则会选择官方体重管理食谱中推荐的重点食品。
健康化趋势日益显著,传统的高糖高脂食品和各种添加剂逐渐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低糖低脂且无添加的食品,这类产品占据了52.5%的市场份额,成为人们健康饮食的首选;健康粮油调味品,占比49.5%,也由幕后走到了台前,带有0添加标签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从追求“吃得好”到追求“吃得营养健康”,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高营养价值食品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分别占据了45.2%和41.9%的市场份额;科学减重成为新的健康潮流,轻食沙拉、牛肉等低热量肉类的需求也随之升温;同时,基于东方药食同源理念的食品和源自西方的超级食物潮流并行发展,共同展现了消费者对“吃出健康”的多样化追求。
消费者坚信“安心购买,健康享用”,在今年的“618”购物节中,京东超市在保障健康食品质量方面获得了高达66.3%的顾客好评,同时在产品种类繁多和价格优势上,也赢得了70.3%的认可度。超过85.4%的顾客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京东超市选购健康食品,使其在众多购物平台中独占鳌头。
“药食同源”引领 中式养生水、中药成分零食成消费“新宠”
今年“618”购物节期间,众多消费者倾向于选购融入中药材成分的食品和饮品。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消费者更偏爱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传统养生饮品,另有16.2%的消费者选择了八珍糕、枸杞能量棒等含有中药成分的休闲食品。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当前食品饮料市场的一个趋势——“药食同源”理念正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药食同源”这一概念之所以备受追捧,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健康观念的增强和对“中药养生”观念的强烈认可。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促使传统中医药文化更快地融入当代生活。这些举措显著提高了众多消费者对“药食同源”的理解和接纳程度。
此外,国内食品饮料行业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积极探索,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契机,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观察发现,中式养生水市场持续蓬勃发展,众多品牌纷纷加入竞争,原料方面更是推陈出新,从大家熟知的红豆、薏米、枸杞、陈皮等传统中药材,拓展到紫玉米、茅根、五指毛桃等较为小众的养生食材,养生水在原料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含有中药材成分的零食也衍生出更多种类,不断向便携式、功能性等方向发展,例如便携式的黑芝麻丸、秋梨膏,以及为特定功能研发的护肝解酒软糖、抗蓝光枸杞果冻等产品。
在此背景下,“药食同源”概念正在逐步渗透至消费者日常生活。观察不同场景下的消费行为,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即55.2%,在完成运动健身后,倾向于选用“药食同源”类产品来实施科学养护,例如黄芪蛋白粉有助于肌肉的恢复;在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有39.5%的消费者将此类产品视为健康补充,有人评论说,“独立包装的红枣黑芝麻丸便于携带,在办公室里吃上几颗,既能应急充饥,又能补充能量”;另外,还有34.6%的消费者将“药食同源”产品视为家中日常健康的守护者。
枸杞、红枣、燕窝、黑芝麻在今年的“618”购物节中,成为消费者青睐的药食同源产品的主要成分,其占比分别为59.2%、37.6%、35.7%和26.1%。
粮油调味品从“口味主角”提升至“健康主角”,强调低GI、低脂特性,以及天然原料的配料理念成为主要焦点。
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逐渐回归到“每日三餐的选择”上,这一趋势使得粮油调味品这一日常饮食的基础,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健康化转型。超过九成的消费者都明确表示,他们会重视这些产品的健康特性。因此,粮油调味品已不再是单纯的风味添加剂,它们已经成为日常膳食健康管理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健康潮流的影响下,消费者对粮油调味品的需求已由“价格低廉、分量充足、味道浓郁”转变为追求“无添加、低脂低盐、原料天然”等品质。根据调查结果,消费者在选购粮油调味品时,对防腐剂、甜味剂等化学成分的关注度极高,其中64.1%的人重视无添加,紧随其后的是低GI低脂低卡(占比59.3%)、原料天然(占比46.7%)以及少盐减钠(占比40.8%)。
在各类产品中,消费者对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橄榄油(占比55.6%)、含有大量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山茶油(占比40%)、适合母婴食用的核桃油(占比35.4%)、低糖低钠低脂的酱油醋(占比32.3%)、以及富含谷维素的稻米油(占比30.9%)等产品的需求显著提升。消费者反映,“我们家常年使用橄榄油,其成分天然,带有淡淡的橄榄香气,烹饪菜肴时口感尤为佳美”“在减脂期间,油醋汁是理想选择,用来拌制蔬菜或荞麦面风味甚佳,更重要的是它不含脂肪和糖分,且采用有机原料,食用起来让人放心”“稻米油含有丰富的谷维素等营养元素,烹饪过程中油烟较少,使得厨房空气始终保持清新”。
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倾向于理性权衡。近半数消费者,即48.4%,将价格视为重要考量因素,他们倾向于在心理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挑选性价比最高的商品,既不刻意节俭,也不盲目追求高价。另外,有46.4%的消费者更加重视健康与营养,他们会细致地对比产品的营养成分表,并关注配料表是否纯净。
消费者对家庭餐桌进行“深度健康管理”的需求催生了粮油调味品健康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的核心在于:通过提升基础烹饪原料的成分、功能以及科学挑选,将健康理念自然地融入日常饮食的每一餐,从而实现从原料源头到最终餐桌的全过程健康监管。
经过全面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今年的“618”购物节期间,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与电商平台提供的商品供应均表现出旺盛的活力,共同构成了推动消费市场回暖的关键动力。
在当前消费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相融合的历史潮流中,领先的电商平台理应依靠其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平台声誉、多样化的商品种类以及价格上的优势,构筑起连接健康产品和消费升级的纽带,使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的基本需求得以轻松满足,并推动食品饮料消费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业界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