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推出的一系列促销活动使得消费热情不断升温,使得今年的“618”年中购物节已步入尾声。据北京日报的调查,在今年的“618”购物狂欢中,除了数码电子产品和美容护肤品之外,超市中的食品、饮料以及日用品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注和购买的热门商品。根据第三方提供的信息,自5月份以来,京东超市在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类别中的销量显著提升,尤其是酒类产品以及婴儿奶粉、纸尿裤等母婴用品在网上的销售份额位居首位,“百亿农补”政策促进了高品质生鲜农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150%。

在饮食与消费领域,健康始终是核心要素,而今年的健康潮流亦呈现出新的动向。“体重管理年”的三年行动计划备受追捧,引领了健康饮食的潮流,倡导“低负担、高营养”的饮食理念。轻食沙拉、富含高蛋白的牛肉以及低糖低GI值的休闲小吃,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药食同源”的理念迅速在食品饮料行业扎根,含有中药成分的养生水和零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重新聚焦于“每日三餐的挑选”,橄榄油、稻米油等健康型食用油成为市场上的新宠儿,而低糖、低钠、低脂的酱油醋也进入了普通消费者的视线。同时,得益于“百亿农补”政策的推动,原产地的生鲜农产品正迅速登上消费者的餐桌,例如广东的荔枝、云南的蓝莓以及五常的大米都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敏锐捕捉到消费者在健康饮食方面的需求趋向转变,以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迅速展开相关产品的布局,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在健康饮食方面的多样化、细分化需求。根据调研数据,京东已成为消费者在挑选健康食品时更加信任的电商平台,超过八成的消费者倾向于在京东超市进行下单购物。

消费者对于饮食健康非常重视,几乎七成用户都认为在京东超市购买食品和饮品,其品质更有保障。

在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的推动下,自今年起,我国的消费市场整体上显现出了持续回暖的良好态势。根据调研数据,在今年的“618”大型促销活动中,除了数码电子产品和美容护肤商品之外,食品和饮料类产品依然稳居消费者购物车中的主要位置。在这份调查中,有42.6%的消费者选择了休闲食品、生鲜、米面杂粮等与“吃”相关的商品;同时,还有40.2%的消费者选择了酒水、牛奶、饮料等与“喝”相关的产品。

这并非仅能以“满足口腹之欲”这一简单说法来概括,实际上,当前消费者对饮食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约有四成的人将饮食产品当作“健康管理助手”,超过半数的人将其用于“情绪调控”,而近半数的人则认为它是“能量补充点”。饮食与娱乐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饱腹需求,它们已经深入融合到健康维护、能量补给以及情感支持等多个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持续稳定的基础消费群体。

今年,健康饮食已成为消费领域的核心动向。众多消费者强调了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他们的需求已从追求“无害”转向寻求“有益”的吃喝产品。随着这一趋势,大众在追求健康饮食方面的支出也相应增加,有34.5%的消费者透露在健康食品上的预算有所提升,而48.1%的消费者虽然预算未变,却表示会关注并尝试不同种类的健康食品。

在选择健康饮食产品时,有52.1%的消费者倾向于寻找标有0糖、0脂、0卡等低热量信息的标签,50.3%的消费者更偏好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而35.7%的消费者则倾向于选择体重管理官方食谱中推荐的重点食品。

具体来看,健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往那些高糖高脂和众多添加剂的食品逐渐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低糖低脂且无添加的食品,它们(占比52.5%)成为了人们健康饮食的首选;健康粮油调味品(占比49.5%)也由幕后走到了台前,带有0添加标签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从追求“吃得好”到追求“吃得营养健康”,功能性健康食品(占比45.2%)和高营养价值食品(占比41.9%)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科学减重的理念引领着健康的新潮流,轻食沙拉、牛肉等低热量肉类(占比24.9%)的需求不断上升;同时,基于东方传统药食同源的理念和源自西方的超级食物热潮正同步蓬勃发展,共同展现了消费者在追求“吃出健康”方面的多样化探索。

消费者坚信“安心购买,健康享用”,在今年的“618”购物节中,京东超市在确保健康食品质量方面赢得了高达66.3%的顾客好评,而在产品种类丰富和价格优势上,也收获了70.3%的认可度。同时,有85.4%的顾客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京东超市选购健康食品,这一比例在所有电商平台中位居第一。

体重控制的趋势带动了健康饮食消费的兴起,轻食沙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及低负担的间歇性断食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2025年3月,国家卫健委相关领导人士明确指出,将开展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旨在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强化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在政策的引导下,“体重管理”这一概念正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据调研数据,高达八成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在日常生活里主动采取体重管理的措施。自三月份我国启动“体重管理”行动方案,众多消费者已实现不同幅度减重,普遍追求健康体型;此举充分体现了社会倡导与个人实践的有效融合。

在这部分中,有68.4%的消费者通过合理膳食,关注营养均衡搭配,并减少摄入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以此来实现体重控制的目标;54.5%的消费者选择借助产品辅助,如使用代餐、减肥药物等,与体重管理相结合;另外,还有33.7%的消费者通过参与跑步、骑行等体育活动,积极动起来。

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将精细挑选日常健康食品视为维持体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调查发现,蔬菜沙拉碗等轻食沙拉(占比56.2%),鸡胸肉、牛肉等富含优质高蛋白的肉类(占比52.2%),低脂鸡肉肠等低脂、低卡、低GI值的休闲食品(占比43.8%),以及代餐奶昔、代餐粉等代餐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值得关注的是,由羽衣甘蓝、肉桂、巴西莓、亚麻籽等所谓的“超级食物”加工而成的果蔬粉、果蔬汁等商品,亦成为了消费者在体重管理方面的新兴选择。

对于减肥产品,诸如代餐和减肥药等,在体重管理过程中,消费者普遍持谨慎态度。其中,有40.1%的人觉得这类产品仅是辅助手段,在体重管理初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最终还需依靠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另外,还有26.3%的人在尝试后觉得,若将减肥产品与运动和饮食相结合,可以加速减重的进程。

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并非减肥产品的价格,而是其“经过科学验证的功效”(占比57.8%)以及“消费者的正面评价和反馈”(占比37.8%)。除此之外,还有23.2%的消费者认为选择正规品牌更为可靠,另有20.8%的人更倾向于信任专业医疗机构或医生的建议,这充分显示了他们在决策时对安全保证和信任构建的强烈需求。对安全与信任的极致追求,最终在渠道选择上得到了体现。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75.5%的消费者倾向于在京东平台购买减肥产品,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电商平台以及线下药店。

“药食同源”引领 中式养生水、中药成分零食成消费“新宠”

今年“618”购物节期间,众多消费者倾向于选购融入中药材成分的食品和饮品。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消费者更偏爱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具有中式养生特色的水饮品,而另外16.2%的消费者则选择了八珍糕、枸杞能量棒等含有中药成分的零食。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当前食品饮料市场的一个缩影——“药食同源”这一概念正逐渐成为消费者热衷的焦点。

“药食同源”这一概念的流行,一方面得益于消费者健康观念的增强和对“中药养生”观念的深刻认同。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促使传统中医药文化迅速融入当代生活,众多消费者对“药食同源”的理解和接纳程度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国内食品饮料企业正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并持续加大投入和努力。观察发现,中式养生水市场持续蓬勃发展,众多品牌纷纷加入竞争,不仅涵盖了诸如红豆、薏米、枸杞、陈皮等家喻户晓的中药材,还引入了紫玉米、茅根、五指毛桃等较为小众的养生食材,使得养生水在原料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以中药材为成分的零食产品也不断丰富,朝着便携和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便携式的黑芝麻丸、秋梨膏,以及针对特定功能研发的护肝解酒软糖、抗蓝光枸杞果冻等产品。

在此背景下,“药食同源”概念正在逐步渗透至消费者日常生活。观察不同场景,有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即55.2%,在运动健身之后,倾向于挑选“药食同源”产品来实施科学养护,例如黄芪蛋白粉有助于肌肉的恢复;在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有39.5%的消费者将此类产品视为健康补充,有人评论说,“独立包装的红枣黑芝麻丸便于携带,在办公室里吃上两颗,关键时刻能解饿并补充能量”;另外,还有34.6%的消费者将“药食同源”产品视为家庭日常健康的守护者。

枸杞、红枣、燕窝以及黑芝麻在今年的“618”购物节中,成为消费者偏好的药食同源产品成分,其占比分别为59.2%、37.6%、35.7%和26.1%。

粮油调味品从以往以“口味主导”的角色提升至“健康引领”,强调低血糖指数、低脂肪含量,以及天然原料的配料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逐渐转向“每日三餐的选择”,这一趋势使得粮油调味品这一日常饮食的基础性产品,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健康化转型。超过九成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特别关注这些产品的健康特性。因此,粮油调味品已不仅仅是增添风味的配角,它们已成为日常膳食健康管理中的关键因素。

在健康潮流的影响下,消费者对于粮油调味品的需求已由“价格低廉、分量充足、口味浓郁”转变为追求“无添加、低脂低盐、原料天然”等品质。根据调查结果,消费者在选购粮油调味品时,对防腐剂、甜味剂等化学成分的关注度极高,其中64.1%的人重视无添加,紧随其后的是低GI低脂低卡(占比59.3%)、原料天然(占比46.7%)以及少盐减钠(占比40.8%)。

在各类产品中,消费者对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橄榄油(占比55.6%)、含有丰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山茶油(占比40%)、适合母婴食用的核桃油(占比35.4%)、低糖低钠低脂的酱油醋(占比32.3%)以及富含谷维素的稻米油(占比30.9%)等产品,需求量显著提升。消费者反映,“我们家中常备橄榄油,其成分天然,带有轻微的橄榄香气,烹饪菜肴时口感尤为佳美”“在减脂期间,油醋汁是理想选择,与蔬菜或荞麦面搭配,风味宜人,最重要的是它不含脂肪和糖分,且原料有机,食用时倍感安心”“稻米油含有丰富的谷维素等多种营养素,烹饪过程中油烟较少,使得厨房空气始终保持清新”。

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倾向于展现一种理性的权衡态度。其中,有48.4%的消费者将价格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他们倾向于在心理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挑选性价比最高的商品,既不倾向于过度节省,也不倾向于无节制地追求高价商品。与此同时,还有46.4%的消费者更加重视健康与营养,他们会细致地对比产品中的营养成分表,并关注配料表是否纯净。

消费者对家庭餐桌进行“深度健康管理”的需求催生了粮油调味品健康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的核心在于:通过改善基础烹饪原料的成分、提升其功能并科学挑选,使健康理念得以自然融入日常饮食,从而实现从食材源头至餐桌的全过程健康监管。

经过全面调查研究发现,在今年的“618”购物节期间,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与电商平台提供的商品供应均表现出旺盛的活力,共同构成了推动消费市场回暖的关键动力。

在当前消费提振与健康中国战略融合的潮流中,头部电商平台需依托其优质产品、良好口碑、多样化商品以及价格上的优势,构筑起连接健康产品供应与消费水平提升的纽带,使得民众对“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的愿望得以轻松实现,进而推动食品饮料消费市场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业内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