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严抓反腐,禁止商家与被辞退员工有业务往来

618大促期间,刘强东开始抓反腐了,京东已经重拳出击。

京东近期发布了一份犹如“反腐教材”的廉洁合作手册,其中清晰界定了众多不可逾越的界限,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实际上,一旦涉及腐败行为,轻则面临警告,重则可能遭受解雇甚至被带走。

京东方面明确指出,集团始终坚持“正道成功”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任何形式的腐败现象,均采取“零容忍”的坚决立场,并在与合作伙伴的业务互动中,严格禁止一切商业贿赂行为。

图源:京东

京东集团每年均会设立一项总额达1000万元的反腐败奖励基金,此基金旨在对积极举报的人员提供奖励,其中举报奖励的最低金额为5000元,而涉及刑事案件的举报奖励最低金额则设定为5万元。

京东严格规定,严禁向其员工提供任何形式的回扣、贿赂、秘密佣金、贷款、实物、现金及其等价物、支票以及其他财产权益、旅游活动、宴请招待或任何免费消费等不正当物质利益。

严禁向京东的员工提供涉及住房便利、户籍迁移、职位调动、晋升机会、出国留学机会、免费服务等方面的物质利益,同时亦不得授予他们荣誉、名誉、称号、资格、地位、特权等非物质性的不公利益。

严禁与京东职员勾结,采取虚假交易手段,如虚假刷单、自行买卖、虚构销售数据,以获取虚假的销售量和交易金额等虚假交易记录,或通过不正当手段套取京东的资金、优惠券、京豆、红包等资源,进行利益套取、侵占或对京东造成损害的行为。

严禁与被京东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进行商业互动,对于正常离职的员工,在一年期限内不得承担与京东业务相关的对接工作。

在618购物狂欢节期间,京东果断采取严厉措施,开展了反腐斗争。此举不仅在内部分发挥了警示效果,提醒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促销过程中绝不能徇私舞弊;同时,对外界,京东向商家及合作伙伴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即行贿、走捷径等手段根本无法奏效。

京东在开展反腐行动的过程中,实际上可视作刘强东重返前线后,果断采取严厉措施,以短期内忍受痛苦的方式,清除内部腐败现象。

须知,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对贪腐行为深恶痛绝,他坚持的严谨企业文化早已成为业界共识。对于公司内部出现的贪污、售卖假冒商品以及虚假交易等现象,刘强东坚决表示,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务必将那些贪污分子绳之以法。

刘强东曾言辞犀利:若公司疑你侵占十万元,即便耗资千万进行侦查,亦必彻查到底。纵然贪污者寥寥无几,即便每年仅能捉拿一人,我也愿动用三人之力,非因我欲追回被侵占之财,实因这是我所创公司的愿景。

刘强东对于贪腐的苗头决不姑息,哪怕是一丝一毫。在京东公司即将于2014年上市的前夕,他在母校的演讲中透露,自己曾在2010年将一位副总裁予以解雇,仅仅是因为该副总裁私吞了供应商的一个箱子。

刘强东在一档节目中指出,公司内部绝不容忍任何说谎行为。在此之前,京东某位高管因需送孩子上幼儿园,便让秘书代为打卡。刘强东得知此事后,立即决定将该高管予以解雇。

京东此次明确划定了反腐的底线,一方面旨在保护平台的商业环境,另一方面考虑到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腐败现象若不加以遏制,将直接破坏商家之间的公平竞争状态和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需明白,若内部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外部合作方,如商家等,为取悦员工,不惜增加投入成本,最终导致消费者需承担产品价格上涨的后果,这种情况是任何追求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所不能接受的。

刘强东对贪腐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其根源可追溯至他初次创业时,由于员工贪污导致事业受挫。

刘强东在自述中提到,他初次尝试创业开设餐厅时遭遇了挫折,原因在于负责收银的一名小女孩与厨师产生了恋情,他们两人将公司所有的资金都私吞了。

第二次我投身创业之路,不仅怀揣着证明自己有能力成就一番伟业的愿望,而且怀有坚定的信念——立志打造一家守法经营、杜绝贪污的企业。

在2003年,京东尚且是一家员工数量不过数十人、年度营业额不过几千万元的小型公司;彼时,中关村地区的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售卖假冒商品的现象,然而京东却始终坚守原则,未曾偷税漏税,也未销售过水货和假货。

大厂内部的反腐风潮

在众多互联网企业公布的违规案例里,电商行业内部员工所涉及的腐败现象引人深思。特别是那些表面上看似平凡的基层员工,他们手中握有关乎商家兴衰的关键信息和权限,因而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住严峻的腐败诱惑。

去年五月,一位负责基础运营的员工受贿数额竟高达九千二百万多元,这一事件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据调查,王某,在杭州一家知名电商平台的基层运营部门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利用手中负责审核新店铺入驻申请的职务便利,广泛接受贿赂,受贿金额竟然超过了9200万元。

实际上,在互联网行业这一领域,此类案件频繁发生,而且其中不乏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牵涉其中。

例如快手,曾引发业界轰动的“赵丹阳受贿事件”便为人所熟知。赵丹阳,曾任快手公司副总裁及社区内容研究院的负责人,自2015年2月起加入快手。在此之前,他曾于优酷任职,担任副总编辑及内容管理总监等职务。加入快手后,赵丹阳主要负责内容采购与运营工作领域。

图源:法律文书网

判决书揭露,在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这段时间里,赵丹阳借助担任快手内容评级部职务的便利,通过其情人乔军提供的银行账户,非法获取了盐城外包公司负责人郑某所提供的贿赂,金额高达约668万元。不仅如此,赵丹阳还与他人合谋,利用外包公司的职务之便,通过虚构员工工资等手段,侵吞了公司资金共计88.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电商领域同样存在腐败现象。

2023年11月,李佳琦旗下MCN机构美腕的招商人员,在短短两年间涉嫌贪污金额超过百万。从2020年7月到2022年9月,涉案人员周某,通过商务合作洽谈、商品推荐等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公司资金共计55万元。

图源:微博

在直播电商这一领域,员工职务侵占以及非公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美腕公司的案例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以追溯到2021年11月,当时MCN机构盛珩文化同样被揭露存在员工贪污腐败问题,涉案金额竟高达300万元。

从基层员工至高层管理人员,无论是传统电商平台还是新兴的直播电商领域,腐败现象已如同互联网行业中的一颗恶性肿瘤,日益凸显。

快速发展的行业,其业务链条不断延长,权力分配愈发分散无序,而部分平台监管不力,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这实际上为腐败现象提供了土壤。因此,那些掌握资源的岗位人员,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滥用职权,利益输送成为了一种“潜规则”,最终引发了诸多混乱现象。

腐败不仅会让企业感到痛心疾首,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更是犹如割肉拆筋。互联网企业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还需掌握“刮骨疗毒”的技巧。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建信任,才能切实打造一个透明、公正的商业体系。

随着互联网领域迅猛发展,我们必须坚守道德底线,这样才能行得更远。腐败行为不仅会导致财富的流失,更会引发整个行业信任的崩溃。